编者按:
绿茵场百步穿杨,中流砥柱,昔日“辽宁三叉戟”摧城拔寨。退役后扎根校园,兢兢业业,足球精神代代相传。从球员到教师,从赛场到校园,曲圣卿延续着自己与足球的不解情缘。本期《同济足球人》,将带你走近前国脚、现同济教师曲圣卿,聆听他球员和教师经历中的感悟与思考。
本次采访时间为2019年10月中旬,采访者是我院足球记者团谢佳依、陈语、马珺瑶、王以伦,被采访者为曲圣卿老师。
运动生涯
“从没想过要放弃”
“到国外去,我们就是外援”
“足球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传承”
Q:请谈谈您的运动员生涯,以及期间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。
我是1998年进入国家队的,是当时最年轻的一位国脚,从国奥队直接升入了国家队。我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应该是在俱乐部,是当时的辽宁队。很可惜那场比赛后,辽宁队降级了。辽宁是中国足球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地域,在国内、亚洲乃至世界,都是响当当的。我记得辽宁队降级后,在国际上引起轰动,意大利足协也发来了一份函,表示慰问。那场比赛天气很冷,当时的心情就跟天气一样,队友都掉泪了,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。作为一名职业球员印象深刻的,一个是身边的人感动你,还有一个是当时所处的情景,一直无法释怀。
Q:正如您刚才提到的辽宁队降级的事情,即便是像您一样的足坛名宿也会有不顺利的经历。请问一下您运动员生涯中的低谷,甚至是没有球踢的时候,有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,还是怎样坚持过来的?
在整个足球生涯中,无论是伤病,还是其他的困难,从没想到要放弃。但是不可否认,整个过程当中还是有许多艰辛,比如说两次转会。我转会到上海申花后,大概是在2005年吧,中国足球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也就是中超。80后球员的崛起让我们这些70后面临严峻的挑战。所以我面临着一个抉择,如果继续在国内完成职业生涯,我觉得有点遗憾。因为我从小踢球的目的,一个是进国家队,另一个是到国外的球会去尝试。所以经过家里人的同意,我去了澳大利亚,在那里踢了四年。这个过程听起来挺简单的,但其实两次转会是我人生当中巨大的转变。选择安逸,那就在国内继续安逸下去,慢慢沦为替补。但是我选择去澳洲迎接更大的挑战。我是澳超05-06年的最佳外援,队内的最佳射手,阿德莱德的荣誉市民,应该是亚洲球员在澳大利亚的最大荣誉了。
Q:您刚才提到您在澳超留洋的那段经历,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。同样现在很多年轻球员也是选择留洋踢球。请问您觉得在国外踢球与国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?
说一件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,去澳洲之后他们俱乐部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结婚,国外的俱乐部很看重这个。在国外你要把生活、家庭和事业联系在一起,比国内联系得更加紧密。他们的社会文化中家庭是很重要的,有了家庭,他们会更信任你,因为你会把家庭中的责任感带入到职业中,更能承担起球队的责任。但在中国训练方式是把职业球员就关在围墙里,脱离了社会,脱离了家庭。在国外想成功,就要有家庭责任感,社会责任感,在工作中尽可能表现得比别人更优秀。到国外去,我们就是外援,那种不甘示弱的精神,要让别人看到。在国内用100分的精神,在国外就要用200分。
Q:您觉得作为功勋球员,与现役国脚们之间有哪些可以互相学习的地方呢?
我觉得足球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传承的部分,老球员成长的经验可以给后面的球员做一个榜样。老一辈球员,他们留下了很多好的东西,包括工作的态度、社会的责任,还有对城市形象的提升。另外也会有不足的方面,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及时的总结,其实足球最大的功能是教育,通过教育让你知道规矩。前段时间我去英国,看到英国的足球会严格按照标准,按照公共的秩序来进行。所以新老球员之间,出现好的方面要继续推动,不好的方面要及时反馈,这样才能让我们中国足球越来越好。
教练生涯
“斯旺西大学升起了五星红旗”
“一代一代把校园足球文化建立起来,
中国足球就有希望。”
Q:您之前有在中国校园国家代表队执教的经历,这支队伍在国内的关注度还不算很高,您能否给予一些简单的介绍?
成立校园国家代表队是因为国家认为重视足球要从教育开始。教育最前沿的地方就是学校。这支球队的前身是一个夏令营,它让那些有足球特长并层层选拔的孩子能集中到一起。去年是夏令营的第四个年头,我们组建了这个中国校园国家代表队。有高中组、初中组和小学组,还分为男足和女足。成立后我们在富力足校,和富力,上港,恒大还有鲁能的U17队伍打了一些比赛,验证一下校园足球这几年的成果。成绩是可贺的,我们战胜也战平过对手。后期在上海组织了一个国际邀请赛。我们高中组获得了第四名,打败了墨尔本和上港的U17,最后在淘汰赛输给了来自法国的球队,非常遗憾。我还代表教育部率领这个队伍去了斯旺西大学,做了7天的访问,踢了6场比赛,都是高质量的。让我骄傲的是正好碰上了国庆节,斯旺西大学在他们最高的楼上升了五星红旗。校园国家代表队的成立确实为中国足球做了很大的贡献。
Q:您也提到足球要从教育、校园抓起,您觉得这几年校园足球有了哪些改变和进步?
经过这几年校园足球的发展,我们看到了校园中更多的体育爱好者。不只有学生,还有老师,他们都参与到了体育中来。校园足球的目的首先要清楚,一是通过足球文化让大家知道规矩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。第二个是让孩子们从不会踢球,不懂得体育文化,到让他们慢慢接触,慢慢养成好的习惯,让他们身心全面发展。在面临困难的时候能够自己去解决问题,能够彼此帮助。这几年校园足球中,我们看到了孩子在往这些方向发展。
Q:您曾经也在恒大当过职业球队的教练,那么您认为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有怎样的联系?
在英国我看到了足球领域的几个阶段。校园足球是足球的发源地,也是一个孵化基地。因为校园的孩子是最阳光的,他们这个时候最适合做体育运动。校园足球蓬勃发展,孵化体育爱好者后再往上走,就是精英俱乐部的阶段。这些孩子可以走两条路,一个是继续读书,另外一个是有机会进入职业足球俱乐部。中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才刚刚开始,这条路还不是很清晰。但我相信可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校园足球道路。
Q:您认为校园足球可以为中国足球提供更多人才吗?
这是绝对的,首先踢球的人数要达到一定的量,量变才能引起质变。去年U14球员的挑选,我们是一万个孩子,而日本是十万。如果更多的孩子在校园喜爱体育,这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天才,可以为国家队输送更多的人才。
Q:大学生足球队因为入学和毕业等因素,人员流动会比较大,你是怎么解决队员融入和队伍磨合等问题的?
在校园足球中不要把锦标摆得太重要。我院在这方面定位得很明确,大学生球员首先是学生,其次才是球员,把教育摆在第一位。我们的孩子通过特长进入了学校,也因为足球这个特长进入了社会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要让他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,成为一个有责任的,有阳刚之气的学生球员。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,我们球队的文化就建立起来了。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摸索不清楚,是球员还是学生,这些孩子就永远认识不到自己的定位。一代一代把校园足球文化建立起来,中国足球就有希望。
Q:您对校园足球的未来有什么期待吗?
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足球、体育人才,不仅是踢球,还能进入各个领域。让各个领域都有我们的孩子,这是我们最初的想法,也是为中国足球想做的事情。
现在,同济各项校园足球的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,曲指导也向我们表示了关心和指导,请看下段小视频:
接下来,在场的同学们与曲圣卿指导一起合影留念,在愉快的聊天氛围中结束了本次的采访。
曲指导的工作十分紧张忙碌,但整个采访的过程中,他没有展现出丝毫疲惫神色,只要聊起足球他就有说不完的事可以分享,眼睛里闪烁着热爱的光芒。因为这份热爱,他和许许多多退役的足球人一样,扎根于足球的基层土壤,将足球精神在下一代里播种。他们是足球薪火的传递者,甚至可以说他们自身就是那一团火焰,为了足球事业熊熊燃烧,绵长热烈得足以照亮整个中国足球的未来。